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十年间
深度关注|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
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,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

农业部部长韩长赋:奶业全面振兴有基础有条件

发布时间:2016-08-29  来源:央视网-经济日报  字体大小[ ]

  原标题:奶业全面振兴有基础有条件

  8月26日,中国奶业20强峰会暨奶业振兴大会在河北石家庄举行。奶业振兴有哪些支撑?今后奶业如何提升竞争力?会议期间,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接受了《经济日报》记者的专访。

  记者:为什么说我们没有理由放弃民族奶业?

  韩长赋:牛奶消费水平是一国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。小康社会不能没有牛奶,十几亿中国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奶业。我们正在朝着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迈进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人喝不上牛奶是难以想象的。进入新世纪以来,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,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,牛奶消费人数和人均消费量都大幅提高。但我国人均乳品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、亚洲的二分之一,占全国人口一半的农村居民还很少或没能喝上牛奶,这是我国奶业的一个短板。

  短板就是潜力。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,有100多万奶农,有1000多万头奶牛,有几百家乳企,有不断扩容的十几亿人的大市场,我们没有理由放弃民族奶业。为国人的幸福生活计,为农民的就业增收计,为国家重要农产品和食品供给保障计,我们必须加快振兴民族奶业,为所有中国人都能喝上奶、喝优质奶而不懈努力。

  记者:作为奶业大国,我国奶业振兴有哪些基础?

  韩长赋:近年来,我国奶业品质显著提升,全面振兴有基础、有条件,对奶业振兴要充满信心。我国大力开展奶业整顿和振兴,狠抓质量监管、技术进步、生产发展和品牌建设,奶业发展可以说是今非昔比。一是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。2015年,我国生鲜乳和乳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三位;人均奶类消费量达到36公斤,比2000年增加28.4公斤。二是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。2015年全国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.3%、99.5%,规模牧场乳蛋白、乳脂肪等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。三是奶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。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48%,规模养殖场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;奶农专业合作组织超过1.5万个,标准化、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。此外,主要乳品加工装备和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,奶业2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已超过50%。

  当然,我国奶业仍然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、生产成本偏高,养殖加工脱节、缺乏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,缺少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等。尤其是受进口冲击影响,面临奶价低、销售难、奶农收入减少、企业库存增多等突出问题。但困难是暂时的,我们有世界一流的加工企业,有世界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,还有国家的大力支持,这些都是中国奶业发展的优越条件。

  记者:面对国际竞争,中国奶业如何练硬内功?

  韩长赋: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提升中国奶业竞争力,打好奶业振兴攻坚战,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。要围绕提高质量、效益,大力推进奶业规模化、组织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,力争2025年整体进入世界奶业强国行列。重点在以下方面发力。

  以建设优质奶源基地为依托,“种好草,养好牛,产好奶”。着力实现“奶畜良种化、饲草优质化、生产规范化”,推动奶业节本提质增效。每年新增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,在100个县开展“粮改饲”试点;继续开展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,每年扶持900到1000个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。力争到2020年,8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超过300万头,规模养殖比重超过70%。

  以完善现代奶业质量监管体系为重点,“严生产,强监管,创品牌”。要完善奶牛养殖标准和规范,健全乳制品标准化生产体系,强化生产过程管控,不断提高“产出来”的水平。实施乳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,完善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,构建严密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。

  以推进养殖加工一体化为抓手,实现奶农奶企合作共赢。奶业涵盖饲草料种植、奶牛养殖、乳品加工等多个环节,推动奶业健康发展,需要善待奶农。要建立奶农与乳企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,使生产链条上下游各环节有机融合。奶农要壮大,提高组织化程度,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;企业要投入,自建、收购、参股、托管养殖场,提高自有奶源比例;政府要扶持,督促各方稳定产销关系。

  以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布局,全面增强奶业国际竞争力。我国奶业对外开放程度已经很高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深入推进,今后将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国际市场。一方面要适度进口乳制品,调剂余缺,满足国内消费者多样化需求;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加快海外布局,积极利用境外资源,开拓国际市场。

中国农业新闻网摘编彭启智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(京贸中心)二层15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